关于幼儿要多吃蔬菜的绘本:
1、好喜欢吃蔬菜
作者:[日]柳原良平 著,黄超 译
本书以孩童的视角看待常见的蔬菜。白萝卜、胡萝卜、黄瓜、番茄、土豆……轮番上场,都被作者赋予了生命,全都有五官,并表现出形式各异的种种表情。这样的可爱的蔬菜,以及书中小朋友的感叹“好喜欢吃蔬菜”,很容易让孩子获得对蔬菜的好感,养成不挑食的习惯。本书的内容都是孩子熟悉的事物,拟人化的手法很容易获得孩子的认同,剪贴的美术表现形式使得图画简洁明了。本书适合作为0-3岁孩子阅读的图画书。
2、
爱吃青菜的鳄鱼
作 者
汤姆牛
【爱吃青菜的鳄鱼】是第十五届「信谊幼儿文学奖」图画书创作类「插画推荐奖」得奖作品。作者刘镇国,笔名汤姆牛,曾在信谊出过【爱吃水果的牛】一书,倡议多吃水果的好处,本书可说是同一理念下的作品。
本书故事内容是说:种蔬菜的农夫在河边捡到了一只小鳄鱼,於是每天餵他吃各种蔬菜,像是青江菜、包心菜等等,吃得小鳄鱼又大又强壮。有一天小镇来了一个医生,检查出全镇的人肚子里都有咕噜咕噜的怪声,了解到是因为大家都不吃蔬菜,导致胃肠及便秘的问题,因此肚子里有很多细菌,以致於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但是又发现小鳄鱼的肚子里很乾净、很健康,只有他一个人没有咕噜咕噜的怪声。为此,大家了解到吃蔬菜好处那麼多,於是一起响应多吃蔬菜,终至每个人的身体都很健康强壮,小鳄鱼就更开心了。
3、
一园青菜成了精
《一园青菜成了精》巧妙地蕴藏了青菜们的特性,这是一种充满智慧的幽默。小葱青秆绿叶儿长得直,正像一根银杆枪;韭莱的叶片狭长而扁平,如同两刃锋。大蒜成熟后的裂瓣,辣椒的浑身红通通,茄子的紫涨圆滚,都成了战斗的结果,让人读出意料之外却又不得不信服的荒诞。写到莲藕时,不是说它天性生长于湿泥里,而是成了逃跑不及的败军之将,糊里糊涂,慌不择路地钻进了烂泥坑——孩子们怎能不笑出声儿来呢。
4、
弗朗西丝和面包抹果酱
作者:拉塞尔·赫班 文,莉莲·赫班 图,崔维燕 译
吃饭啦,妈妈准备了那么多好吃的,可小弗朗西丝总是只吃她最爱的面包抹果酱,这怎么能行呢?别急,妈妈有个好办法!本书带偏食的小朋友改掉坏毛病,吃得健健康康!
5、《我爱吃!》:
出版社: 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第1版 (2015年8月1日)
丛书名: 0-3岁幼儿自我认知绘本
我爱吃!我每天都能吃很多很多食物,所以身体棒棒的。快和小猪宝宝一起认识美味的食物吧!
幼儿食物的制作窍门有哪些?
幼儿食物的制作要求是细、烂、软、碎,以 充分适应其消化器官尚未发育成熟的状况。
主要 食品要软、烂,煮米饭要稍多加些水,用小碗蒸 熟车父好。
面条、面片、饱蚀是宝宝的食物,可以 与肉末、碎菜一起煮吃。
肉以瘦肉为好,鱼要先将鱼刺剔除干净,禽 类要去骨,切成碎末或小丁或做成肉丸子。
蔬菜 洗净后切成小块,单炒或与肉末、饭同时煨煮。
怎样制作4岁幼儿绘本
绘本的质量非常重要,绘本起源于欧洲,亚洲地区日本和韩国的创作水平也比较高。
另外可以关注一下美国凯迪克奖、英国格林威奖、国际安徒生奖、博洛尼亚童书奖等联合推荐绘本 公众号“小蛙成长记”中的读绘本栏目收录的全部都是高质量绘本,解读精准,制作精良,适合学龄前的孩子收听
浅谈如何指导幼儿进行绘本阅读
1.从封面猜故事。
无论什么书,封面都是最先映入读者眼帘的,而在阅读前让孩子对故事进行猜测会激起孩子强烈的阅读欲望。
《猜猜我有多爱你》这本书的封面上画有一大一小两只兔子,小兔子抓住大兔子的耳朵,仿佛在说些什么。
这时就可以引导幼儿看图,猜猜他们对话的内容,从而引出故事的题目——猜猜我有多爱你。
12.不要漏过环衬。
环衬是封面与书芯之间的一张衬纸,很多绘本的环衬上也画有图画,不过你可千万不要以为它们仅仅是起装饰作用的图案而马上一翻而过。
实际上,绘本的环衬不但与正文的故事息息相关,有时还会提升主题。
《我爸爸》的环衬上的图案就是“我爸爸”身上那件棕黄色睡衣的一个小小的局部。
3.讲故事的扉页。
扉页就是环衬之后、书芯之前的一页,上面一般写着书名和作者的名字。
扉页不仅仅只是通向正文故事的一扇门,不仅仅是告诉你谁是故事的主人公,它有时还会讲故事。
《猜猜我有多爱你》这本书实际上有两个扉页,第一个是张单页,第二个是一个带尊龙凯时平台的版权页的跨页。
请注意,在第一张扉页上,作者画了一只小兔子骑在一只大兔子的脖子上。
你看,这时的大兔子是静止不动的,而且大兔子和小兔子的头都扭了过来,一双黑点似的眼睛望着书外,也就是故事之外的你,似乎在询问你:嗨,你准备好了吗?快和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名叫《猜猜我有多爱你》的故事里吧!当翻过这一页,你会看到三幅充满了动感的小图——大兔子背着小兔子扬起了后腿、准备起跳、猛地往斜上方一蹿……这其实是一个连贯的起跳动作——这一跳,两只兔子就跳到了后面的正文里。
于是,我们看到小兔子紧紧地抓住了大兔子的长耳朵,听到他问妈妈:“猜猜我有多爱你?”这富有动感的画面把读者的视线牢牢地锁住,想不看下去也难。
4.朗读正文。
正文一定是孩子精读的部分。
可绘本的正文部分究竟是应该由老师或家长读给孩子听,还是放手让认识了几个字的孩子自己去读呢?绘本大师们都一致认为:家长或老师得先为儿童读故事。
因为绘本是通过优美的语言和图画表现出来的,当把绘本所表现的最好的语言用自己的声音、用自己的感受来讲述时,这种快乐、喜悦和美感才会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绘本的体验才会永远地留在孩子的记忆当中。
考虑到绘本资源有限,家长或老师可以翻拍书中的图片,制作成课件让孩子们一起来阅读。
当孩子欣赏画面时,老师或家长投入感情地朗读故事,并加上动作、神态辅助语言来“演”故事,用生动、夸张的手法来呈现故事,有时还可以用故意犯错来培养孩
如何运用绘本培养幼儿早期阅读兴趣和习惯
绘本是早期阅读的首选。
通过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兴趣和习惯,将会让幼儿体会到阅读的乐趣,从而终身受益。
幼儿经典绘本应该是孩子的“人生第一本书”。
因为,优秀的绘本能给孩子带来愉悦和幸福感,良好阅读兴趣的培养是引导他们主动投入有效阅读的有利途径,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能为他们今后良好阅读能力乃至学习习惯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正确认识绘本作用,科学用好绘本绘本是用色彩鲜艳、形象夸张的图画与少量简易的文字交织的形式叙述一个故事,表达特定情感、主题的幼儿读本。
绘本近年来由于其按照不同阶段幼儿的年龄、心理特点和需要发展的特点,越来越受到教师和家长的重视。
用好绘本开展早期阅读活动,有利于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丰富幼儿的情感和阅读经验,为幼儿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不管是我们老师还是家长,对于绘本的使用、购买都存在着较多的不科学性,如我们有时在阅读教学活动中选择绘本时对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身心特点和认知差异重视不够,不够关注幼儿对绘本内容的兴趣和认知需要,在使用绘本时创造性“加工”意识不强,还有的时候会将绘本阅读活动看成是“看图说话”,忽略了绘本的真正内涵。
新《纲要》指出:幼儿园应“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与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
”幼儿出于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渴求弄明白阅读中感兴趣的事物,极想了解其中的奥秘,因此很多时候他们对读物的理解是粗浅的、不完整的甚至是不合逻辑的。
况且他们尚缺乏必要的阅读经验,因而必须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让幼儿得到教师的必要指导,他们才能与绘本展开有效互动,从而充分汲取蕴藏在绘本中丰富“营养”。
显然,开展多种形式的早期阅读活动是科学利用绘本的必然途径。
二、开展多种形式的绘本阅读活动,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如果按照以前幼儿园老套路的阅读活动,无非是老师说、幼儿听等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早已经不适应现代师生间要尊重、平等,教学互动等教育理念,而如今的孩子更加愿意表达内心的意愿,充满个性,这也要求我们要注重学习、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用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来进一步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
(一)针对幼儿不同个性,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经验内容的绘本故事。
以新《纲要》精神为指导,遵循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身心特点和认识规律,以充分尊重幼儿的兴趣爱好、满足幼儿发展需要为原则选择合适的绘本,以幼儿乐于阅读的方式开展早期阅读活动,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绘本的教育价值。
(二)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并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方法和绘本形成互动。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学校走廊的墙壁上,在教室里,在活动室里,孩子看到的一切,对于他精神面貌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这里的任何东西都不应当是随便安排的。
孩子周围的环境应当对他有所诱导,有所启示。
”因此创设适合幼儿阅读的环境、氛围是极其重要的,在我班的“爱书吧”里合理地摆放了软垫子、触手可及的图书,在墙壁上还有绘画制作的图示,提醒大家阅读区应该遵守的常规,营造出安静的阅读氛围。
这样的一种环境氛围,隐性地、温馨地提醒每一个来“爱书吧”的孩子进行阅读活动时要养成的好习惯,更加专心于阅读活动。
在创设活动室环境的过程中,我们将地方资源充分运用到环境布置中。
在环境的构想和实际操作上,基本体现了以幼儿为主,让孩子参与设计,参与制作。
当孩子们看到自己的作品出现在墙上,都表现出无比的兴奋。
区域活动是我们整个教育活动中的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能有效促进幼儿各方面的发展。
在投放区域材料时,我们能围绕课题目标,有针对性地进行投放,并制作了一些自制工具,本学期我们就以“童谣乐园”为突破口,创设了具有早期阅读氛围的小活动区:“拼图游戏”、“我的照片故事”、“童谣大挑战”、“字宝宝找妈妈”等等,这些活动区里投放了常见的汉字卡片、植物卡片、水果卡片,以及各种难易不等的拼图等,孩子们自由选择活动区,与同伴合作玩玩、说说、做做,这样不仅调动了孩子参与的积极性,也发展了孩子们多方面的能力。
我们引导孩子看见破损图书帮老师一起修补、装饰阅读区等,让幼儿从中认识到自己是班集体的主人,让他们自动自发地愿意丰富阅读区的图书,这样的过程也是从另一个角度激发了幼儿的阅读兴趣。
我们班每月都会让孩子们带一些书和中朋友们分享。
并让他们知道书更多了,这样大家就能看到各种各样好看的书了,他们和同伴交换看书,懂得了分享的快乐。
三、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培根曾说过:“习惯是人生的主宰”。
确实,良好的习惯不仅能让孩子懂得阅读,懂得关注书中的细节描写、人物情感、故事内容,更能使阅读伴随他的终生,在阅读中获得最大、最多、最好的发展。
对于幼儿来说,当他们对书产生了兴趣之后最迫切的事就是在老师的引导下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