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广州最早的地名为“楚庭”(或“楚亭”)。现在越秀山上的中山纪念碑下,尚有清人所建一座石牌坊,上面刻着“古之楚亭”四字。不少史籍将“楚庭”视为广州的雏型,是广州最早的称谓,距今已有2847年。
传说有五位仙人,身穿五彩衣,骑着五色羊,拿着一茎六穗的优良稻谷种子,降临“楚庭”,将稻穗赠给当地人民,并祝福这里永无饥荒。说完后,五位仙人便腾空而去,五只羊则变成了石头。当地人民为纪念五位仙人,修建了一座五仙观,传说五仙观即为“楚庭”所在。由此,广州又有“羊城”、“穗城”的别名。
据说今广州惠福西路的五仙观就是五仙降临之地,广州人在此为纪念五仙人专门修建了五仙观,在大殿内还有五仙和五羊的塑像。在今五仙观东侧,还有一块巨大的红砂岩似脚印状的凹石,被称为“仙人拇迹”(拇迹指脚印)。
在广州越秀山木壳岗上,有建于1959年的五羊石雕像。这是著名雕塑家尹积昌等根据五羊的传说创作的。雕像连基座高11米,共用130余块花岗石雕刻而成。体积约53立方米,仅主羊头部一块石料,就重达4 千余斤。
五羊大小不一,主羊头部高高竖起,口中衔穗,回哞微笑,探视人间,余四只羊,环绕其身,或耍戏,或吃草,还有羊羔在吸吮母羊的乳汁。五羊姿态各异,造型优美,栩栩如生,情趣横溢,令人流连忘返,浮想联翩。
扩展资料:
广州旅游资源丰富,其中以花城广场、广州塔、白云山、长隆旅游度假区、珠江夜游、陈家祠、宝墨园、沙面、圣心大教堂、岭南印象园、沙湾古镇、越秀公园、南越王博物馆、中山纪念堂、黄埔军校、南沙湿地公园、海珠湖国家湿地公园、从化温泉等景点最为盛名。
广州的文物古迹众多,截至2010年,已公布的国家、省、市三级文物保护单位共322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5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53处。南越王墓、光孝寺、六榕寺、怀圣寺等都有1000多年的历史。
此外,还有始建于隋朝的南海神庙,明朝的五仙观、镇海楼、莲花塔,清朝的陈家祠、余荫山房等。近代革命历史纪念地有**同志主办的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广州起义烈士陵园、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黄埔军校、中山纪念堂、洪秀全故居等。 广州传统有波罗诞庙会、广府庙会等节日。
参考资料:
羊城有什么美食?
酥皮莲蓉包 以半发酵面和酥心(油酥面团)摺叠作皮,莲蓉作馅包成圆形,蒸制而成。
其皮色洁白,层次分明,松软而稍爽韧,香甜可口。
粉果用淀面粉包裹虾仁、猪肉等拌成的馅料,作成角形蒸制而成。
皮薄白、爽软、半透明,可见角内馅料,馅鲜美甘香。
此品历史悠久。
明末清初,屈大均《广东新语》记述广州饮食习俗一书中载:“以白米浸至半月,入白粳饭其中,乃舂为粉,以猪油润之,鲜明而薄以为外,茶蘼露、竹脂(笋)、肉粒、鹅膏满其中以为内,一名曰粉角。
”20世纪20—30年代,各酒家、茶楼争相创名牌菜点以招徕客人,茶香室一名娥姐的女点心师的所创的粉果独占鳌头,人们称之为娥姐粉果。
40年代,茶香室歇业,娥姐的传人转至大同酒家,娥姐粉果也就成为大同酒家的名牌点心。
50年代以后,各大茶楼、酒家也把它作茶点供应。
粉果也就成为羊城美点之一。
马蹄糕 以糖水拌合荸荠粉蒸制而成。
荸荠,粤语别称马蹄,故名。
其色茶黄,呈半透明,可折而不裂,撅而不断,软、滑、爽、韧兼备,味极香甜。
此品以广州市泮溪酒家的为最有名。
因其所处的泮圹是盛产马蹄的地方。
所产的马蹄粉,粉质细腻,结晶体大,味道香甜,可以做成多种点心、小吃。
以它做成的马蹄糕,是泮溪酒家的传统名食,四季皆宜。
伦教糕 用大米浆经发酵蒸制而成。
其糕体晶莹雪白,表层油润光洁;内层小眼横竖相连,均匀有序;质爽软而润滑,味甜冽而清香。
此品因首创于顺德县的伦教镇而得名,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清咸丰间成书的《顺德县志》载:“伦教糕,前明士大夫每不远百里,泊舟就之。
其实,当时驰名者止一家,在华丰圩桥旁,河底有石,沁出清泉,其家适设石上,取以洗糖,澄清去浊,非他人所用。
”但后人采用在煮糖时加鸡蛋清去浊之法而一直传下来,并随着华侨的足迹而传至东南亚各地。
蜂巢芋角 用芋泥作皮,猪瘦肉、虾肉、冬菇等炒熟后作馅,包制成角形,下油锅炸制而成。
其皮色金黄,表层小眼密布,状若蜂巢,外皮酥脆,内层软滑,馅有微汁,鲜美香浓。
此品是茶市必备的点心,广西、海南均盛行。
以广西荔浦所产的香芋做的最佳,故又称荔浦芋角。
捶肉丸 捶肉丸是营养丰富,风味独特的客家汤菜。
用新鲜牛肉或瘦猪肉作原料,薯粉、胡椒、作佐料,将鲜肉用厚铁垫剁成肉泥,加入佐料,挤成丸子,用猪骨上汤慢火煮熟。
肉法家丸嫩滑、爽脆,别有风味,老少喜欢。
蘸仔鸭 蘸仔鸭是客家人闲不住夏季的美食。
五七月间是鸭仔上市的的季节,在客家城乡随时可以品尝到这道鲜美的时菜。
蘸仔鸭用嫩鸭作原料,以生僵、大蒜、醋、白糖、糯米洒作配料。
将鸭宰杀,去除内脏、洗净、烫熟,用新鲜猪油涂抹一遍,切成长方小块。
然后蘸以僵油,金不换或蒜仁醋,风味独特。
蜜汁叉烧 为传统菜肴。
其制法是,将去皮半肥瘦猪肉切成菜,放入瓦盘内,加作料腌制45分钟后,用叉烧环串起,放入烤炉烤30分钟至熟,用糖浆淋匀,回烤2分钟后即成。
此菜肉质内咸外甜,略有蜜味,瘦肉焦香,肥肉甘化。
烧鹅 烧鹅是广州传统的烧烤肉食。
烧鹅源于烧鸭,鹅以中、小个的清远黑棕鹅为优,去翼、脚、内脏的整鹅,吹气,涂五香料,缝肚,滚水烫皮,过冷水,糖水匀皮,晾风而后腌制,最后挂在烤炉里或明火上转动烤成,斩件上碟,便可进食。
烧鹅色泽金红,味美可口。
广州市面上烧鹅店铺众多,最为有名的是长堤的裕记烧鹅饭店的烧鹅和黄埔区长洲岛上的深井烧鹅。
西餐 西餐自80年代进入深圳后很受人们欢迎,目前,各大星级酒店皆设有西餐厅。
除西餐厅外,东南亚各国风味菜肴也逐渐进入深圳。
首先是泰国菜,由中泰大酒楼经营,颇受欢迎。
南国影联二楼开设一越南菜馆,上林苑酒店、粤海酒店、阳光酒店等先后开设了朝鲜菜和日本料理,华侨城的一家小吃店则专营印尼风味菜。
东北菜 东北菜,在满族菜肴的基础上,吸收全国各地菜系,特别是鲁菜和京菜特长,不断发展,形成独特的风味。
其特点是:咸甜分明,酥烂香脆,色鲜味浓,明油亮芡,讲究造型,烹调方法长于扒、炸、烧、烤、蒸、炖、氽。
“白肉血肠”、“什锦火锅”、“鸳鸯大虾”等菜肴别人一格。
深圳现有不少东北人,东北菜自然也被搬到了深圳,尤其是东北人开的水饺店,很受欢迎。
京菜 京菜的特色是由宫廷风味、清真风味和山东风味融合形成的。
烹饪技艺擅长烤、爆、熘、烧。
菜肴质地重其嫩脆,口味重于鲜香,讲究造型美观。
著名菜有:北京烤鸭、北京水饼、涮羊肉等。
白云猪手 白云猪手是广州历史名菜之一。
其制法是,将猪手(前腿)洗净,斩件,煮熟,再放到流动的泉水中漂洗一天,捞起,再用白醋,白糖,盐一同煮沸,冷却后再泡数小时,即可食用。
因泡猪手的泉水取自白云山,故名“白云猪手”。
白云猪手这个菜式酸中带甜,肥而不腻,皮爽脆,食而不厌。
制作此菜着重色、香、味、型,加上“五柳料”或红椒丝点缀,则色泽亮丽,口味更佳。
红烧大裙翅 红烧大裙翅是高级宴席中的高级佳肴。
其菜一是美味可口,二是选用质地上乘的裙翅,由大量的各种肉类煮出的汤汁煨制而成。
30年代,由大三元酒家号称“翅王”的吴鸾主制的这种菜式,以其...
羊城美食、购物一日游有哪5样
萝卜牛腩:萝卜牛腩是广州有名的传统小吃,以白萝卜、新鲜牛腩,配以佐料长时间炖制而成。
云吞面:是广州人对馄饨的俗称,在上下九路、西华路、人民路一带都很多这种卖云吞面的小吃店。
由于此品汤味浓郁,云吞皮薄馅多,蛋面有弹牙之感,因而成为广州人早餐、小点的美食。
肠粉:广州的一种特色小吃,是广州人爱吃的小食,也是广州大小茶楼、酒家早茶夜市的必备之品。
因形似猪肠,广州人也称之为猪肠粉。
据说,在抗日战争时期由泮塘荷仙馆创制,现小食店、茶楼、酒家、宾馆均有供应。
及第粥:伍湛记为民国时期著名小食店,坐落在荔湾文昌巷,它的粥类以及第粥最为出名,粥底有腐竹白果大地鱼等,粥色白鲜明,米水交融,味鲜香厚。
双皮奶:南信双皮奶是南信牛奶甜品店的招牌食品。
炖好后牛奶双层凝固,色洁白,呈膏状,半固体,光洁平滑,奶皮不离碗边,风味甜香软滑,营养丰富,具润肺养颜之效。
龟苓膏:广州人怕上火,因此最爱吃龟苓膏。
广州人自制的龟苓膏呈棕褐色,为胶状,容器是什么形状它便是什么形状,一小钵一小钵,加蜜后显得晶莹,入口甜,回味苦。
据说越苦越好,可以清热败火,多吃为宜。
姜汁撞奶:首创于番禺县沙湾镇,沙湾是鱼米之乡,养水牛产奶是当地农民副业。
这里产的水牛奶浓度高,含脂肪多,可以制成多种奶制品小吃,其中姜汁撞奶最为有名,传遍广州、香港、澳门食肆。
按中医论说,牛奶性甘味寒,功能补虚羸,而姜则性辛微温,功能散寒暖胃,去痰下气。
因此,姜汁撞奶在寒冷天气食之,顿有通身暖和之感,可谓配合巧妙。
南信牛奶甜品专家自80年代后重新挖潜加以研制,使之具有姜香奶清的特点,又有驱寒健胃镇咳之效,不少日本、美国客人都慕名专程品尝,一些老主顾还经常买外卖回家吃,其风味道颇受消费者青睐。
沙河粉:是广州一种大众化的米制品。
因此粉最早出自沙河镇而得名。
其做法取白云山上九龙泉水泡大米,磨成粉浆蒸制,切条而成。
沙河粉有百多年历史。
其粉洁白薄韧,食法有干炒、湿炒、泡(汤粉)食、凉拌等。
沙河饭店专门有沙河粉专席,除咸食、甜食外,还加以各式果蔬榨汁制成彩色沙河粉,色彩缤纷,味道各异。
炒田螺:田螺与石螺不同,它的特点是壳薄肉厚。
与一种叫紫苏的芳香草同炒一镬,便会产生一种香中有辣,辣中带甜的怪味。
这一怪味,不但南方人喜欢,连北方人、港澳同胞以及外国朋友都十分喜欢,常常在街头小食档(也可在高级宾馆酒楼里),围着小木桌津津有味地品尝紫苏炒田螺。
炒时,还可放上辣椒、葱或蒜、豆豉、盐等调味料品,使其味道更佳。
艇仔粥:旧时广州西郊,河道两旁遍植荔枝树,叫做荔枝湾,古羊城八景之一的"荔湾晚唱"便指这里。
每逢夏日黄昏,不乏文人雅士及各方游客来此游玩,游河小艇穿梭往来。
其中有小艇专门供应"艇仔粥"。
如果岸上或另一艇上游客需要,粥艇上主人便一碗一碗地把粥品递卖过去,很受欢迎。
渐渐地,连陆上的小食店也出售这种叫做荔湾艇仔粥的粥品了。
艇仔粥以新鲜的河虾或鱼片作配料,后来还增加了海蜇、炒花生仁、凉皮、葱花、姜等,吃前当即煮粥滚制,芳香扑鼻,热气腾腾,十分鲜甜。
无论在街头食肆,或如白天鹅宾馆那样的五星级酒楼,都可品尝到这种广州特有的粥品。
欧成记上汤鲜虾云吞:云吞(北方人称馄饨)和云吞面是深受广州人喜爱的风味小食。
清代何淡如有一副著名的“无情对”(上下联字字对应,但意思毫无关系),“有酒何妨邀月饮,无钱那得食云吞”。
可见那时云吞和云吞面都是大众向往的美食了。
位于西关有“食街”之称的第十甫路127号“欧成记”制作的上汤鲜虾云吞堪称其中的佼佼者,自1956年以来获历届“名小食”称号。
其汤料是用虾仔、大地鱼、猪细骨等原料精心煮制;云吞馅则采用鲜猪肉、鲜虾仁、鲜鸡蛋拌制,用碾得薄薄的云吞皮包裹、煮熟。
熟后的云吞成粉红的肉色,玲挑剔透,香味诱人,故有“玻璃云吞”之美誉。
1997年更荣获全国首届“中华名小吃”称号
广东最出名的小吃是什么?
去广州的人一般都奔着大都市的时尚繁华,再不就是去游览肇庆七星岩、开平碉楼这样的风景、民俗,但在你徜徉岭南美景的同时,一定不能忽略了游广州的一个重点,那就是——吃! 广州人爱吃,也会吃。
我每次到广州,朋友总是不惜风尘仆仆开着车到处去吃,每次花样翻新,风味不同,所以每次都吃得心满意足,吃了这次还惦记着下次。
说起广州的吃,很多本地人对特色饮食总是乐此不疲,去广州的次数多了,连我这个外地人也受到感染,每次见了面,第一句话就问:“今天我们去哪里?有什么好吃的?” ■惠而不费地吃啊 第一次跟着一帮酒肉朋友走进典型的广州粤菜馆,几乎吓了一跳——好大的场面啊!一个巨大无比的厅堂里摆了足足有上百张台,并且没有什么屏风之类的隔离,热气腾腾地坐满了食客,顿时感觉食欲大增。
待围成一大圈坐定,我看着那环境、服务和气派,以为准是有人充大头,要出血挨宰了,心下得意——反正我是客人,只有等着吃的份。
一位广州靓仔拿起菜牌,操着我一句也听不懂的广州话和服务生叽里咕噜地讨论一番搞定了食谱。
等菜点陆续上桌,才知道端上来的全是妙龄乳鸽、粉蒸排骨、盐火局凤爪、白灼菜心这类特色小菜,还有嗜嗜鸭舌、油皇鹅肠、锅仔穰豆腐等小炒,以及拉肠、炒河粉、云吞、艇仔粥、粉果等面点、小吃,最后又专门为我上了木瓜炖雪蛤,说这是最适合女士进补的甜品。
我不由得佩服主人的聪明,也羡慕广州人的会吃,既有很浓的地方特色,又花不了很多银子。
后来去广州次数多了,发现在广州吃饭就是这样,场面也大,面子也有,特色也浓,花费还不高,又好吃又实惠。
■上下九路吃得肚歪 朋友见我对小吃情有独钟,连声说这下有的逛了!原来广州最出名的就是小吃,有很多老字号店铺专门经营小吃,历久经年,长盛不衰,名气甚至超过正规的大餐馆。
最出名的就算是上下九路了。
上下九路永远是那么热闹火爆,人山人海,如果赶上周末连座位都难等到,你要在中午11点以后去,就在老头儿、老太太身后慢慢排队等吧。
第一次走在这条著名的街上,正是中午时分,比肩接踵的人流里差点跟朋友走散,有好几次我都因为绝望于等位子而放弃,那些慢条斯理的老人、拖家带口的夫妻,不慌不忙地坐下来喝着茶,慢慢地享用,看上去真是一幅广州生活的市井画。
街上卖的最多的是牛杂萝卜,三块钱一碗,好吃不贵。
还有就是著名的西关美食,下九路的“荔湾名食家”的布拉肠粉,“欧成记”的自制面条、鲜虾云吞和水饺,“南信”的双皮奶、姜汁撞奶、三星汤等,统统好吃不贵。
油炸米面食包括咸煎饼、笑口枣、牛利酥、脆麻花等,属于传统小吃。
■不可错过的“二”粉 广州的肠粉堪称一绝,首推文昌路的那家“银记”老字号,最正宗,那里的肠粉外表靓,专营豉油皇牛肉肠粉,以薄韧香滑著称。
肠粉是一种米制品,又叫布拉蒸肠粉。
将米浆置于特制的多层蒸笼中或布上逐张蒸成薄皮,分别放上肉类、鱼片、虾仁等,蒸熟卷成长条,剪断上碟。
加上原料的叫牛肉肠、猪肉肠、鱼片肠和虾米(仁)肠;不加馅的则称斋肠;米浆中加入糖的叫甜肠。
肠粉亦称卷粉、猪肠粉,好的肠粉“白如雪,薄如纸,油光闪亮,香滑可口”。
朋友又拉着我坐8路公交车,到荔湾公园旁的泮溪酒家,说那里的肠粉和濑粉也是一级棒的。
濑粉是用纯正米浆,装进布袋用手挤压,做出一条条如尾指般粗的条状,又滑又香又浓,吃的时候配以猪油渣、咸菜碎与辣椒粉一起进食。
■鱼丸当做下午茶 说到甜品,新广百二楼上的南顺双皮奶是著名的顺德美食,开记的绿豆沙最棒,配上臭草、陈皮,再加去壳的绿豆而成,好滑好香哦!还有那里的杏仁糊和芝麻糊都是手磨的。
人民南路旁有一个不起眼的小店叫“玉椰林”,最出名的是椰子奶糊,椰子味十足。
此外,荔湾广场内的“西关人家”也是品尝广州小吃的好去处。
下午,朋友拉我去爬广州的白云山,说可以品尝著名的“白云山水豆腐”。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登山,终于上到山顶,看见不少人都捧着碗在吃,我也开始流口水,连忙挤过去。
原来这“白云山水豆腐”就是用白云山的泉水做的豆花,加上蜜水食用,滑甜适口,令登山之后有些疲劳的身体一爽,配着鱼丸,就当是下午茶啦!我也过了一把广州人的周末生活。
■大嘴吃到广州外 现在广州人把味蕾伸向了广州之外,中山、佛山、顺德、肇庆,这些开车只需个把小时就能抵达的美食天堂。
在广东以外的地方说起吃粤菜,很多都是潮汕风味的生猛海鲜,其实真正地道的粤菜要首选顺德特色,广州、深圳那些有名的粤菜馆,很多都是顺德人开的。
粤菜有名,是因为顺德出大厨,而顺德菜有名,全有赖它的小炒。
从广州到顺德的一条路被广州人称作“食路”(找吃的路)。
从广州市海珠区向西走,过鹤洞大桥,经广珠西线高速公路,只需20分钟,就能下到顺德碧桂路,向前就是顺德美食聚集的大良区了。
我们吃的旅程也从这里开始。
从小炒、小食到九大簋,式式齐备样样精巧,炒水蛇片、野鸡卷、褪骨大鳝、六味烩长鱼、乐从鱼腐、均安鱼饼、龙江米沙肉、凤城酿节瓜等都是顺德名菜,顺德人“食道”名不虚传。
不必一定...
广州有些什么好吃的好玩的?还有特色
宝华路:陈添记艇仔粥、鱼皮,在十五甫。
宝华面店,我个人觉得价格好贵。
猪手面和牛三星不错 顺记冰室,芒果雪糕和椰子雪糕是一个老师傅亲手磨出来的。
得过奖 强记鸡粥,我反而觉得一般般 恒宝广场旁边的(多宝路)有一间潮州鱼蛋粉面的,很多人吃。
看真正的潮州人怎样评价啦 另外潮州粉面对面还有开记甜品,汤圆是一大特色 近第十甫路那里有汤圆王 十甫路:南信双皮奶 珠玑路对着的西关名食家(十甫路邮局斜对面),集中了欧成记云吞面等3家小 吃。
十甫名都下面的琳琳牛杂,很好吃。
据说老板发了达而且分店越开越多了 莲香楼每逢不知道星期几,有蛋散卖(不是过年吃的那种哦)。
甜甜腻腻的,软软的 陶陶居点心部卖的绿茶奶挞,好滑好香 下九路:皇上皇腊肠 荔湾广场4楼西关人家,集中了许多西关名小吃,不过要book 位哦 上九路:上九东有银记拉肠,豉油皇牛肠拿过奖的。
不过现在已经越来越不好吃了。
卖的只是名气 另外介绍一下附近的小吃店,希望大家都能找着哦: 1)珠玑路转弯有间卖猪肠粉的,牛腩和猪肠都挺不错的。
沿着和平路一齐走,有一间卖竹升面的(一根大竹压那些面,吃起来就比较爽) 2)长寿 东路的坚记面店,3块只有一小碟,我觉得好贵啊,不过好吃嘛,没办法啦。
可以经从上九路经由光复西路走过去。
3)长寿西路的成达美食。
其实它的肠粉也是拿过奖的。
我最喜欢吃鲜虾肠和牛腩肠。
上杂粥也不错 4)沿着长寿西路一直走,来到大笪地,然后向右转,一直走向华贵路。
走吃华贵路转右手看见了伍湛记粥店,最出名的是及第粥 还有同福东路的芬芳甜品店,糖不甩、锦卤云吞、布丁 惠福西路有专卖花生糖、核桃糖等的,城市特搜都报道过 广州可以玩的景点 爬山休闲 1、越秀公园: 越秀公园 位于广州解放北路。
越秀山以西汉时南越王赵佗曾在山上建“朝汉台”而得名。
,建过观音阁,又名观音山。
著名古迹镇海楼,又名五层楼,楼分五层,高28米,登楼远眺,羊城美景尽收眼底。
园内还有古之楚庭和佛山牌坊,古城墙、四方炮台、中山纪念碑、孙中山读书治事处碑、伍廷芳墓、明绍武君臣冢、海员亭、五羊石像、五羊传说雕塑像群、球形水塔、电视塔等。
2、白云山风景名胜区: 位于广州市北部,距市区约17公里,是九连山脉的南延部分,素有“南越第一山”之称。
白云山全山面积28平方公里,其最高峰摩星岭海拔382米,是广州市最高峰。
3、云台花园 云台花园坐落在风景秀丽的白云山入口处,位于白云山风景区南面的三台岭游览区内,它南临广园路,东接白云索道,1995年9月建成开放。
因背依白云山的云台岭、园中又遍植中外四季名贵花卉而得名,是白云山风景区新景点之一,也是是我国大型的以各种观赏花木造景为主的园林式花园,享有“花城明珠”的美誉。
4、莲花山 莲花山是广东省重点风景名胜区,位于番禺市东部珠江口狮子河畔。
莲花山由48座红色砂岩低山组成,海拔最高为108米,占地2.54平方公里,是国内仅见的"人工丹霞"奇迹。
它与湖北大冶古铜矿遗址并称为我国两大古矿场,于2001年被**评定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莲花山上还有始建于明朝万历(公元1612年)年间的莲花塔和始建于清朝康熙(公元1664年)年间的莲花城等古迹,均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5、番禺宝墨园 番禺宝墨园位于广州市番禺沙湾镇紫坭村,初建于清末,占地五亩,毁于20世纪50年代。
1995年重建,历时6载,扩至100余亩,是一所集清宫文化、岭南古建筑、岭南园林艺术、珠三角水乡特色于一体的园艺艺术公园。
6、华南植物园 华南植物园游览区位于广州市天河区龙洞天源路1190号,占地面积333公顷,建于1929年,是我国历史最久、种类最多、面积最大的南亚热带植物园。
现与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个植物园建立有学术及种苗交换关系,引种有国内外热带、亚热带植物11000多种,被誉为永不落幕的“万国奇树博览会”,有“中国南方绿宝石”之称。
7、珠江夜游 珠江夜游是由来已久,极具特色的游乐目,“花城明珠”号豪华游轮已正式启航,该船长38米,宽11米,3层高。
首层内设高级咖啡厅和舞池;上层为观光和餐饮大厅,可同时容纳200人就餐;三层为全敞开式观光平台,可容纳250名游客,船上安装了两个“空中玫瑰”激光探照灯,加上游船上的璀璨灯饰,使之成为名副其实的水上明珠,不仅为珠江增色,而且令游客尽情观赏上边所叙述的美丽夜景,领略“珠水夜韵”的真实韵味。
博物馆、历史遗址、烈士墓园景点 1、中山纪念堂 中山纪念堂是一座宏伟、壮丽的八角形宫殿式建筑。
整座建筑面积约为3700平方米,高49米,由前后左右四个宫殿式重檐歇山抱厦建筑组成,就像四层卷叠的龙脊,组成一个整体,拱托出中央巨大的八角形攒尖式屋顶。
重檐歇山顶的中央,高悬着一磨大石柱,拱托着彩绘的磨水石米斗拱、花梁和拼花图案的天花板,做工精细。
那五盏巨大的长方形挂重穗嵌玻璃把中山纪念堂点缀的异常美丽,辉煌。
2、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墓 位于市区北面的白云山南麓,面积16万平方米,是为纪念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在州起义战役中...
广州有什么特色菜
广州的特色菜和名点如下: 1、白切鸡 白切鸡是粤菜鸡肴中最普通的一种,属于浸鸡类。
以其制作简易,刚熟不烂,不加配料且保持原味为特点。
做法是:用1公斤以下的本地鸡,洗净后在微沸水中浸约15分钟,其间将鸡提出两次,然后在水中冷却,表皮干后拌以熟花生油。
食时备以姜茸、葱丝拌盐,淋上熟油盛碟中蘸着吃。
白切鸡皮爽肉滑,清淡鲜美。
著名的泮溪酒。
家白切鸡,曾获商业部优质产品金鼎奖。
此外,清平鸡也是白切鸡的一种。
2、烧鹅 烧鹅是广州传统的烧烤肉食。
烧鹅源于烧鸭,鹅以中、小个的清远黑棕鹅为优,去翼、脚、内脏的整鹅,吹气,涂五香料,缝肚,滚水烫皮,过冷水,糖水匀皮,晾风而后腌制,最后挂在烤炉里或明火上转动烤成,斩件上碟,便可进食。
烧鹅色泽金红,味美可口。
广州市面上烧鹅店铺众多,最为有名的是长堤的裕记烧鹅饭店的烧鹅和黄埔区长洲岛上的深井烧鹅。
3、蜜汁叉烧 此菜为传统菜肴。
其制法是,将去皮半肥瘦猪肉切成条,放入瓦盆内,加作料腌制45分钟后,用叉烧环串起,放入烤炉烤30分钟至熟,用糖浆淋匀,回烤2分钟后即成。
此菜肉质内咸外甜,略有蜜味,瘦肉焦香,肥肉甘化。
4、白云猪手 白云猪手是广州历史名菜之一。
其制法是,将猪手(前腿)洗净,斩件,煮熟,再放到流动的泉水中漂洗一天,捞起,再用白醋、白糖、盐一同煮沸,冷却后再泡数小时,即可食用。
因泡猪手的泉水取自白云山,故名白云猪手。
白云猪手这种菜式酸中带甜,肥而不腻,皮爽脆,食而不厌。
制作白云猪手注重色、香、味、型,加上"五柳料"或红椒丝点缀,色调和谐,口味更胜一筹。
5、广东菜像形盘 象型拼盘是大小宴会必备的菜式。
据说是山西河东的一个尼姑创制,清代末年由湖南一位姓邓的厨师传入广州。
像形拼盘,经不断发展创新,形成了冷拼、热拼、炸拼、烧拼、扒拼、酿拼等花式。
近年来有以羊城八景命名?quot;八景席",如双桥飞鸽、鹅潭月影、红菱四脯、珠江酥蚝等,情景交融,丰富多彩,体现了岭南文化的韵味。
6、艇仔粥 (风味小吃) 旧时广州西郊,河道两旁遍植荔枝树,叫做荔枝湾,古羊城八景之一的"荔湾晚唱"便指这里。
每逢夏日黄昏,不乏文人雅士及各方游客来此游玩,游河小艇穿梭往来。
其中有小艇专门供应"艇仔粥"。
如果岸上或另一艇上游客需要,粥艇上主人便一碗一碗地把粥品递卖过去,很受欢迎。
渐渐地,连陆上的小食店也出售这种叫做荔湾艇仔粥的粥品了。
艇仔粥以新鲜的河虾或鱼片作配料,后来还增加了海蜇、炒花生仁、凉皮、葱花、姜等,吃前当即煮粥滚制,芳香扑鼻,热气腾腾,十分鲜甜。
无论在街头食肆,或如白天鹅宾馆那样的五星级酒楼,都可品尝到这种广州特有的粥品。
7、炒田螺 (风味小吃) 田螺与石螺不同,它的特点是壳薄肉厚。
与一种叫紫苏的芳香草同炒一镬,便会产生一种香中有辣,辣中带甜的怪味。
这一怪味,不但南方人喜欢,连北方人、港澳同胞以及外国朋友都十分喜欢,常常在街头小食档(也可在高级宾馆酒楼里),围着小木桌津津有味地品尝紫苏炒田螺。
炒时,还可放上辣椒、葱或蒜、豆豉、盐等调味料品,使其味道更佳。
8、蒸肠粉 (风味小吃) 一种米制品,又叫布拉蒸肠粉。
以广州最负盛名的"银记"肠粉为例:该店坐落在文昌路,专营豉油皇牛肉肠粉,以薄韧香滑著称。
解放初期由吴银经营,她得名师传授,学会了蒸制拉肠粉专门技术,其肠粉"白如雪,薄如纸,油光闪亮,香滑可口"。
肠粉亦称卷粉、猪肠粉(因形似猪肠),抗日战争时期由泮塘荷仙馆创制,现小食店、茶楼、酒家、宾馆均有供应。
它是将米浆置于特制的多层蒸笼中或布上逐张蒸成薄皮,分别放上肉类、鱼片、虾仁等,蒸熟卷成长条,剪断上碟。
加以上原料的叫牛肉肠、猪肉肠、鱼片肠和虾米(仁)肠;不加馅的则称斋肠;米浆中加入糖的叫甜肠。
9、沙河粉 (风味小吃) 沙河粉是广州一种大众化的米制品。
因此粉最早出自沙河镇而得名。
其做法取白云山上九龙泉水泡大米,磨成粉浆蒸制,切条而成。
沙河粉有百多年历史。
其粉洁白薄韧,食法有干炒、湿炒、泡(汤粉)食、凉拌等。
沙河饭店专门有沙河粉专席,除咸食、甜食外,还加以各式果蔬榨汁制成彩色沙河粉,色彩缤纷,味道各异。
10、鲜虾荷叶饭 (名点类) 早年荷叶饭以东莞太平镇制作的最为著名,因这一带盛产荷叶和优质的丝苗白米。
每年夏末秋初,稻熟荷香季节,挑选上好丝苗米,加上瘦肉、鲜虾、鲜菇和鲜笋等馅料,用荷叶包好煮熟,作为远行进餐或探亲访友的礼物之用。
鲜虾荷叶饭清淡爽口,有荷叶的清香味,向来为广州各茶楼酒家著名的点心食谱之一。
现在的荷叶饭,馅料越来越讲究,除鲜虾外,还有鸡肉、瑶柱、蟹肉、鸡蛋、麻油、味粉等,品种不断出新。
11、绿茵白兔饺 (名点类) 绿茵白兔饺是当年由泮溪酒家特级点心师罗坤创新制作的著名点心。
在原来薄皮鲜虾饺子的基础上,用瘦肉鲜虾等作馅料,改制成小白兔的形状,用火腿肉点作眼睛,再用芫荽垫底摆盘,活像一群小白兔在草地嬉戏,故名。
深得顾客青睐。
12、泮塘马蹄糕 (名点类) 泮塘即在泮溪酒...
广州最最地道的本地美食是什么?
广州小吃可分七大类:油器类(油炸食品),有油条、咸煎饼、笑口枣等;粥品类,有艇仔粥、"伍湛记"及第粥、瑶柱白果粥等;粉面类,有云吞面("欧成记"为代表)、沙河粉(可制成炒粉或汤粉)、猪肠粉、桂林米粉、濑粉等;糕点类,有萝卜糕、马蹄糕、伦教糕等;甜品类,各种红豆沙、绿豆沙,以及糯米麦粥、八宝粥、芝麻糊、杏仁糊、汤丸等,尤其以双皮奶和姜汁撞奶糊最为有名;粽子类,有甜粽和咸粽两种;杂食类,包括炒田螺、猪红汤、牛骨汤、酸辣瓜菜等。
艇仔粥 旧时广州西郊,河道两旁遍植荔枝树,叫做荔枝湾,古羊城八景之一的"荔湾晚唱"便指这里。
每逢夏日黄昏,不乏文人雅士及各方游客来此游玩,游河小艇穿梭往来。
其中有小艇专门供应"艇仔粥"。
如果岸上或另一艇上游客需要,粥艇上主人便一碗一碗地把粥品递卖过去,很受欢迎。
渐渐地,连陆上的小食店也出售这种叫做荔湾艇仔粥的粥品了。
艇仔粥以新鲜的河虾或鱼片作配料,后来还增加了海蜇、炒花生仁、凉皮、葱花、姜等,吃前当即煮粥滚制,芳香扑鼻,热气腾腾,十分鲜甜。
无论在街头食肆,或如白天鹅宾馆那样的五星级酒楼,都可品尝到这种广州特有的粥品。
炒田螺 田螺与石螺不同,它的特点是壳薄肉厚。
与一种叫紫苏的芳香草同炒一镬,便会产生一种香中有辣,辣中带甜的怪味。
这一怪味,不但南方人喜欢,连北方人、港澳同胞以及外国朋友都十分喜欢,常常在街头小食档(也可在高级宾馆酒楼里),围着小木桌津津有味地品尝紫苏炒田螺。
炒时,还可放上辣椒、葱或蒜、豆豉、盐等调味料品,使其味道更佳。
蒸肠粉 一种米制品,又叫布拉蒸肠粉。
以广州最负盛名的"银记"肠粉为例:该店坐落在文昌路,专营豉油皇牛肉肠粉,以薄韧香滑著称。
解放初期由吴银经营,她得名师传授,学会了蒸制拉肠粉专门技术,其肠粉"白如雪,薄如纸,油光闪亮,香滑可口"。
肠粉亦称卷粉、猪肠粉(因形似猪肠),抗日战争时期由泮塘荷仙馆创制,现小食店、茶楼、酒家、宾馆均有供应。
它是将米浆置于特制的多层蒸笼中或布上逐张蒸成薄皮,分别放上肉类、鱼片、虾仁等,蒸熟卷成长条,剪断上碟。
加以上原料的叫牛肉肠、猪肉肠、鱼片肠和虾米(仁)肠;不加馅的则称斋肠;米浆中加入糖的叫甜肠。
广州美食求介绍
广州饮食业历来在全国首屈一指,拥有一大批经历百年而不衰的老字号和新兴名店,广州特色美食中传统和创新的名菜、名点、名小食、名风味食品不胜枚举。
广州特色美食推荐给大家! 白切鸡 白切鸡是粤菜鸡肴中最普通的一种,属于浸鸡类。
以其制作简易,刚熟不烂,不加配料且保持原味为特点。
做法是:用1公斤以下的本地鸡,洗净后在微沸水中浸约15分钟,其间将鸡提出两次,然后在水中冷却,表皮干后拌以熟花生油。
食时备以姜茸、葱丝拌盐,淋上熟油盛碟中蘸着吃。
白切鸡皮爽肉滑,清淡鲜美。
著名的泮溪酒家白切鸡,曾获商业部优质产品金鼎奖。
此外,清平鸡也是白切鸡的一种。
东江盐局鸡 东江盐火局(ju)鸡是东江菜的代表菜。
有两种基本制法:一是传统盐火局(ju)法,把光鸡用砂纸包好放进炒热的粗盐中火局(ju)制;二是水浸法,用上汤浸至八成熟,取起斩成几大件,放入料盐、猪油、麻油、味精等调成的味料中,加温至刚熟即捞起,斩件或手撕拆骨,上碟。
食盐火局(ju)鸡时,一般佐以沙姜油盐,使食味更为香美。
红烧大裙翅 红烧大裙翅是高级宴席中的高级菜肴。
其菜一是美味可口,二是选用质地上乘的裙翅,由大量的各种肉类煮出的汤汁煨制而成。
30年代,大三元家号称“翅王”的吴鸾主制的这种菜式,以其在烹饪方法上的独到之处,烹制出韧中带脆、汤清味鲜、浓而不腻的这种翅中上品,深受食客的欢迎。
广东菜像形盘 象形拼盘是大小宴会必备的菜式。
据说是山西河东的一个尼姑创制,清代末年由湖南一位姓邓的厨师传入广州。
象形拼盘,经不断发展创新,形成了冷拼、热拼、炸拼、烧拼、扒拼、酿拼等花式。
近年来有以羊城八景命名的“八景席”,如双桥飞鸽、鹅潭月影、红菱四脯、珠江酥蚝等,情景交融,丰富多彩,体现了岭南文化的韵味。
烧鹅 烧鹅是广州传统的烧烤肉食。
烧鹅源于烧鸭,鹅以中、小个的清远黑棕鹅为优,去翼、脚、内脏的整鹅,吹气,涂五香料,缝肚,滚水烫皮,过冷水,糖水匀皮,晾风而后腌制最后挂在烤炉里或明火上转动烤成,斩件上碟,便可进食。
烧鹅色泽金红,味美可口。
广州市面上烧鹅店铺众多,最为有名的是长堤的裕记烧鹅饭店的烧鹅和黄埔区长洲岛上的深井烧鹅。
松子鱼 深受欧洲客人喜爱的“松子鱼”,是由北方名菜“松鼠鱼”改造而来。
它选用鲩鱼的脊肉作原料,改成“人”字形花纹,然后蘸上薄蛋浆、扑上干粉,下镬浸炸,上台时再淋上糖醋芡,因而特别松脆甘香,醒胃可口。
松鼠鱼形如松鼠,而松子鱼则状似松子,故而命名,同时也适应欧洲人忌鼠的习俗。
八宝冬瓜盅 八宝冬瓜盅是夏令一种汤食。
以冬瓜作为容器炖汤,故得此名。
做法是,用大半个冬瓜(24厘米高),去瓤,边切齿形,瓜皮刻有花鸟图案,清水滚煮后冷水浸冻,装进不同原料加汤炖熟。
其原料有瘦肉、火鸡肉、火腿、蟹肉、田鸡片、鲜蚝等。
食时用勺子将瓜肉慢慢地刮出,同其他汤料混食,忌放酱油。
此菜式美观悦目,清淡味鲜,为夏令之消暑佳品。
佛跳墙 佛跳墙为一种高档次的菜式。
原名“福寿全”,是福州名菜馆聚春园于清代同治年间首创。
主要由鲍鱼、海参、鱼翅、鱼肚、鱼唇、蹄筋、火腿、瑶柱、冬菇等28种原料配制而成,加上绍兴酒等,贮入酒坛中,拌泥密封,以文火煨制10多小时而成。
味美至极,芳香四溢,是秋冬两季的佳肴。
难怪清时一秀才吟诗赞道:“坛启荤香飘四邻,佛闻弃禅跳墙来”,“佛跳墙”一名由此而来。
瓦锅花雕鸡 “瓦锅花雕鸡”过去是用花雕酒烹制,斩件用碟盛上台的,师傅改用瓦锅盛载,将花雕酒倒入瓦锅煎,香气四溢,肉鲜嫩滑,具有特殊芳香,成为顾客非常喜爱的一道名菜。
“瓦锅花雕鸡”过去是用花雕酒烹制,斩件用碟盛上台的,师傅改用瓦锅盛载,将花雕酒倒入瓦锅煎,香气四溢,肉鲜嫩滑,具有特殊芳香,成为顾客非常喜爱的一道名菜。
菜像形盘 象形拼盘是大小宴会必备的菜式。
据说是山西河东的一个尼姑创制,清代末年由湖南一位姓邓的厨师传入广州。
象形拼盘,经不断发展创新,形成了冷拼、热拼、炸拼、烧拼、扒拼、酿拼等花式。
近年来有以羊城八景命名的“八景席”,如双桥飞鸽、鹅潭月影、红菱四脯、珠江酥蚝等,情景交融,丰富多彩,体现了岭南文化的韵味。
金牌烧乳猪 因其曾获国家商业部产品评比“金鼎奖”而得名,是宴席上名贵的粤菜佳肴。
烧乳猪的技艺已有1400多年历史,广州烧乳猪有两种方法:一是烧成光皮的,用火较慢,烧时涂油较少;也有将其烧成化皮的,火旺,烧时不断涂油,利用油爆出的气泡疏松猪皮。
这种化皮乳猪色泽金黄,芝麻般的气泡均匀密布,入口则化。
大同酒家的金牌烧乳猪最为有名,一定要去尝一尝。
蜜汁叉烧 此菜为传统菜肴。
其制法是,将去皮半肥瘦猪肉切成条,放入瓦盆内,加作料腌制45分钟后,用叉烧环串起,放入烤炉烤30分钟至熟,用糖浆淋匀,回烤2分钟后即成。
此菜肉质内咸外甜,略有蜜味,瘦肉焦香,肥肉甘化。
文昌鸡 因选用的鸡产自海南文昌县,该酒家又处在文昌路,以“文昌鸡”命名特别合适。
以文昌鸡片加鸡肝片,配上适量火腿肉片及素菜相间排置后蒸熟,再淋上芡料,色泽艳丽...
关于岭南文化的食物有哪些?
岭南文化-饮食文化 岭南饮食文化是岭南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枝令人注目的花朵。
她由岭南特有的地理气候环境所孕育和培植,又得到中外饮食文化养分的滋润,随着岭南的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而形成,具有浓重的地方特色。
自古以来,一些到岭南为官的外籍人士,对岭南特有的饮食习惯已产生兴趣,在唐昭宗时广州司马刘恂的《岭表录异》、贬官岭南的韩愈、苏东坡的诗文等之中有所记载。
入清之后,这方面的记述在更多的著作中可见,如屈大均的《广东新语》、范端昂的《粤中见闻》、张渠的《粤东闻见录》、翁辉东的《潮州茶经》等,均为岭南饮食文化的重要资料。
岭南背靠五岭,面向南海,既有大山峻岭,又有长达3368公里的海岸线,以及辽阔的珠江三角洲和韩江三角洲的水网地带;故气候温和,日照时间长,雨量充沛,十分有利于农业、养殖业的发展。
岭南地域内可猎、可耕、可渔,物产十分丰富,山珍、海味、粮食、蔬菜、水果等种种食料,为岭南饮食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丰厚的物质基础。
岭南饮食文化正是在岭南的农业文化与海洋文化的交融中产生和发展的。
粤菜与“食在广州” 广义的粤菜包括广州菜、潮州菜、东江(客家)菜,狭义的粤菜即指广州菜。
岭南饮食文化在中国饮食文化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而“食在广州,味在潮州”这种文化现象,则是岭南饮食文化的集中表现,它涵盖了独具特色的粤菜精华、别具一格的岭南饮食风格。
广州人的饮食款式新颖,量少而精,味求隽永,清爽香脆,浓郁鲜美。
这个风俗与爱好,已有非常悠久的历史。
广州菜既集“南(海)、番(禺)、顺(德)、中(山)”等珠江三角洲地方风味的特色,更兼采京、苏、杨、杭、鲁等外省菜以及西菜之所长,融会贯通而独成一家。
粤菜作为中国菜四大菜系之一,以其独特的风格和风味而享有盛誉。
“食在广州,味在潮州”,历史悠久,闻名天下。
粤菜形成的历史是由中外饮食文化汇合并结合地域气候特点不断创新而成的。
南北兼容,中西并蓄,极富特色的美食、小吃,大批大批地涌现出来。
羊城茶楼餐馆之多,酒店食档之众,在国内首屈一指。
又素以品种之丰,茶式之盛,烹调之巧,风味之美而闻名遐迩。
“食在广州”是广州旅游的一大特色,广州的名菜佳肴、美点小吃,对中外游客均有极大吸引力。
粤菜最大特色便是采料复杂,菜式丰富。
它用料广博奇杂,配料多而巧。
山珍海味、花鸟鱼虫、飞禽走兽、家禽等可成佳肴。
粤菜的第二个特色是口味清淡,可用“清鲜嫩滑爽香”六字概括其风味特色。
这是粤菜广受欢迎的根本原因。
粤菜调味品种类繁多,菜肴有五滋(香、酥、脆、肥、浓)、六味(酸、甜、苦、辣、咸、鲜)之美。
粤菜重色彩,求镬气(指用武火把镬烧热,加油,把油烧开,炒出来的菜有一种香味),火候恰到好处。
粤菜追求原料的本味、清鲜味,如活蹦乱跳的海鲜、野味,要即宰即烹,原汁原味。
这种追求清淡、追求鲜嫩、追求本味的特色,区分“寒性和热性”,既符合广州的气候特点,又符合现代营养学的要求,是一种比较科学的饮食文化。
粤菜的第三个特点是博采众长,善于变化,制作精良,勇于创新。
广东人思想开放,不拘教条,一向善于模仿创新,因此在菜式和点心研制上,便富于变化,标新立异,制作精良,品种丰富。
粤菜的菜式还注重随季节时令变化而变异,夏秋求清淡,冬春重浓郁。
宴席上的菜式皆冠以美名。
粤菜具有“杂交”的优势,讲究炮制的方法,粤菜的烹调方法有30多种,到目前为止,粤菜的菜式有5400多种,点心有1000多种,风味小吃也有数百种之多。
漫长的岁月,使广州人既继承了传统饮食文化,又博采外来及各方面的烹饪精华,不断吸收、积累、改良、创新,从而形成了菜式繁多、烹调工巧、质优味美的饮食特色。
近百年来已成为国内最具代表性和最有世界影响的饮食文化之一。
这无论是按三大菜系,即黄河流域的“鲁菜”,长江流域的“川菜”、“苏菜”和“沪菜”,以及珠江流域的“粤菜”;还是按四大菜系(即鲁、川、苏、粤四大菜系);或者是八大菜系(即鲁、川、苏、粤、闽、浙、湘、徽八大菜系),粤菜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到现在,广州的饮食,无论是食品的品种、质量,酒楼食肆的数量和规模,抑或是饮食环境、服务质量,在国内都是首屈一指的,在国外也享有盛名。
饮茶文化 “喝茶”在粤方言里称作“饮茶”,广州人爱“饮茶”,茶文化既是民俗文化,又是饮食文化。
据说清乾隆皇帝下江南到广州时,就曾与贴身侍卫上过茶楼饮早茶。
**有“饮茶粤海未能忘”诗句。
在广州,民间以茶相待已成为一种礼节,如有客到,第一件事便是奉上一杯“靓茶”,第一句话是“请饮茶”,以此表示主人的热情、友好和礼貌。
由于岭南自古具有“重商”的价值取向,“饮茶”也从家庭走向市场,使广州的茶文化集观赏价值、体验价值、服务价值和商品价值于一身。
饮茶在一定意义上已经超越了单纯“茶”的范畴,已经成为社会交际方式的一种。
饮茶构成了岭南文化别于其他文化的一个显著特质。
我国是茶叶的故乡,也是饮茶最早、茶文化历史最悠久的地方。
广州是茶叶之路的起点,早在二...
广州真正的特色美食?
萝卜牛腩:萝卜牛腩是广州有名的传统小吃,以白萝卜、新鲜牛腩,配以佐料长时间炖制而成。
云吞面:是广州人对馄饨的俗称,在上下九路、西华路、人民路一带都很多这种卖云吞面的小吃店。
由于此品汤味浓郁,云吞皮薄馅多,蛋面有弹牙之感,因而成为广州人早餐、小点的美食。
肠粉:广州的一种特色小吃,是广州人爱吃的小食,也是广州大小茶楼、酒家早茶夜市的必备之品。
因形似猪肠,广州人也称之为猪肠粉。
据说,在抗日战争时期由泮塘荷仙馆创制,现小食店、茶楼、酒家、宾馆均有供应。
及第粥:伍湛记为民国时期著名小食店,坐落在荔湾文昌巷,它的粥类以及第粥最为出名,粥底有腐竹白果大地鱼等,粥色白鲜明,米水交融,味鲜香厚。
双皮奶:南信双皮奶是南信牛奶甜品店的招牌食品。
炖好后牛奶双层凝固,色洁白,呈膏状,半固体,光洁平滑,奶皮不离碗边,风味甜香软滑,营养丰富,具润肺养颜之效。
龟苓膏:广州人怕上火,因此最爱吃龟苓膏。
广州人自制的龟苓膏呈棕褐色,为胶状,容器是什么形状它便是什么形状,一小钵一小钵,加蜜后显得晶莹,入口甜,回味苦。
据说越苦越好,可以清热败火,多吃为宜。
姜汁撞奶:首创于番禺县沙湾镇,沙湾是鱼米之乡,养水牛产奶是当地农民副业。
这里产的水牛奶浓度高,含脂肪多,可以制成多种奶制品小吃,其中姜汁撞奶最为有名,传遍广州、香港、澳门食肆。
按中医论说,牛奶性甘味寒,功能补虚羸,而姜则性辛微温,功能散寒暖胃,去痰下气。
因此,姜汁撞奶在寒冷天气食之,顿有通身暖和之感,可谓配合巧妙。
南信牛奶甜品专家自80年代后重新挖潜加以研制,使之具有姜香奶清的特点,又有驱寒健胃镇咳之效,不少日本、美国客人都慕名专程品尝,一些老主顾还经常买外卖回家吃,其风味道颇受消费者青睐。
沙河粉:是广州一种大众化的米制品。
因此粉最早出自沙河镇而得名。
其做法取白云山上九龙泉水泡大米,磨成粉浆蒸制,切条而成。
沙河粉有百多年历史。
其粉洁白薄韧,食法有干炒、湿炒、泡(汤粉)食、凉拌等。
沙河饭店专门有沙河粉专席,除咸食、甜食外,还加以各式果蔬榨汁制成彩色沙河粉,色彩缤纷,味道各异。
炒田螺:田螺与石螺不同,它的特点是壳薄肉厚。
与一种叫紫苏的芳香草同炒一镬,便会产生一种香中有辣,辣中带甜的怪味。
这一怪味,不但南方人喜欢,连北方人、港澳同胞以及外国朋友都十分喜欢,常常在街头小食档(也可在高级宾馆酒楼里),围着小木桌津津有味地品尝紫苏炒田螺。
炒时,还可放上辣椒、葱或蒜、豆豉、盐等调味料品,使其味道更佳。
艇仔粥:旧时广州西郊,河道两旁遍植荔枝树,叫做荔枝湾,古羊城八景之一的"荔湾晚唱"便指这里。
每逢夏日黄昏,不乏文人雅士及各方游客来此游玩,游河小艇穿梭往来。
其中有小艇专门供应"艇仔粥"。
如果岸上或另一艇上游客需要,粥艇上主人便一碗一碗地把粥品递卖过去,很受欢迎。
渐渐地,连陆上的小食店也出售这种叫做荔湾艇仔粥的粥品了。
艇仔粥以新鲜的河虾或鱼片作配料,后来还增加了海蜇、炒花生仁、凉皮、葱花、姜等,吃前当即煮粥滚制,芳香扑鼻,热气腾腾,十分鲜甜。
无论在街头食肆,或如白天鹅宾馆那样的五星级酒楼,都可品尝到这种广州特有的粥品。
欧成记上汤鲜虾云吞:云吞(北方人称馄饨)和云吞面是深受广州人喜爱的风味小食。
清代何淡如有一副著名的“无情对”(上下联字字对应,但意思毫无关系),“有酒何妨邀月饮,无钱那得食云吞”。
可见那时云吞和云吞面都是大众向往的美食了。
位于西关有“食街”之称的第十甫路127号“欧成记”制作的上汤鲜虾云吞堪称其中的佼佼者,自1956年以来获历届“名小食”称号。
其汤料是用虾仔、大地鱼、猪细骨等原料精心煮制;云吞馅则采用鲜猪肉、鲜虾仁、鲜鸡蛋拌制,用碾得薄薄的云吞皮包裹、煮熟。
熟后的云吞成粉红的肉色,玲挑剔透,香味诱人,故有“玻璃云吞”之美誉。
1997年更荣获全国首届“中华名小吃”称号。